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我们邀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刘曙光、《社会科学》姜佑福、《人文杂志》秦开凤三位老师谈谈对期刊建设的认识。
学术期刊应具备“中国范儿”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作为学术期刊,我们应该如何守正创新?
刘曙光:坚守初心、引领创新是内在统一的。坚守初心,才能保持定力、不见异思迁、不见利忘义、不轻言放弃、不迷失方向,才能保证学术期刊发展的正确方向;引领创新,才能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受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认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期刊在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学术期刊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期刊应力求做到坚持人民的立场、学理的阐释、学术的表达,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做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学者办刊与政治家办刊的统一。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弘扬主旋律,反映社会思潮、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
第二,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发挥最大的价值,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不能混为一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在社会主义国家,学术的使命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是根本一致的。一方面,讲学术就是讲政治,即学术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学术讲政治,才能解决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讲政治最好的方式就是讲学术,通过学术研究,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构建有凝聚力、主导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国家、民族发挥培根铸魂的作用。
第三,牢记宗旨,不忘使命,处理好学术与评价的关系,不应一味围绕评价的指挥棒转。学术期刊要制定方案和采取行动,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期刊的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学术生态。高品质学术期刊并不等于高影响因子,不能刻意迎合市场进行选题策划,不应只围绕热门话题而拒绝冷门“绝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还应多刊发教育研究成果,强化教材建设与教学研究成果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构建中国特色的教材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避免以学术头衔衡量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限制性条件。
秦开凤:坚守初心,首先要搞清楚中国学术的初心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实际指明了我们的初心——中国学术的出发点,就是中华文明,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初心,首先要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抱有充分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知道,西方文化孕育了近代自然科学。一百多年前,五四运动爆发,崇尚科学,呼唤“德先生”“赛先生”,国人第一次意识到自身文化的局限与不足,对古老中华文化开始反思、自省。然而,知识界一些人却把文化自省变成了文化自卑,他们一刀切地将西方文化界定为“科学文化”“民主文化”,而把中华传统文化笼统概括为“神秘文化”“玄学”“专制文化”,贬为糟粕、垃圾。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曾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的言论尽管激进,但在当时对于唤醒国人有其进步意义。但百年后的今天,如果我们依然把西方文化等同于“科学文化”,而把中华文化看作科学文化的对立面,不仅过于简单化、绝对化,而且是完全错误的、有害的。事实上,这种根深蒂固的陈腐观念就是我们学术软骨病的病根。
当然,文化自信不能是盲目的夜郎自大。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自然科学从诞生到现在不过四五百年。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绵延至今生命力依然旺盛,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能简单地用“不科学”予以否定。科学的内在本质是科学精神。中国科学家竺可桢将科学精神归纳为两个字:求是。求是就是追求真理,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不专横。由此可见,中华文化与科学精神在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精神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面,中华文化内在地蕴含着科学精神。这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近代自然科学从“实验+数学”起步,到今天量子科学、复杂性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古典科学时期的机械还原论思维模式,越来越倾向于中华文化擅长的整体模糊认知和类比形象思维方式。不管怎样,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实际上,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源于其开放包容、博采众长而不断创新。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的基本平台,只有深入理解中华文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学术资源,以此为根本,守住这个“正”,在清醒认知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虚心学习一切先进文化,才能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不断有所创新。
姜佑福:社科学术期刊如何守正创新?首先要回答何谓守正,何谓创新。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可以抽象地或泛泛地来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面向未来,还可以加上一句,为世界谋大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国家、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属性与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坚守的不是抽象普遍的“初心”,而是要在根本上自觉从属于和服务于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和中国道路的历史使命。现阶段,我们所要引领的学术创新,也同样必须植根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
学术期刊是优秀人才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中国社会科学报》:学术期刊如何才能做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姜佑福:说到底,学术期刊只是一个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对社科学术期刊来说,展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交流,是“守正创新”最基本的工作内容。高品质的社科学术期刊,或者说居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头部位置的社科学术期刊,往往都有相对成熟完善的选稿和审稿流程,也十分注重培育和维护自己的核心作者队伍。在我看来,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各家期刊就像一个个手工作坊,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与协作机制,没有形成学术研究的现代化大生产。同时,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本身具有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特征,学术品质的高低往往很难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客观标准,有时候外审专家的意见也会存在较大分歧,所谓“见仁见智”,编辑部在遴选稿件的过程中因而也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在建立规范透明的审稿选稿机制和风清气正的内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编辑部与学术界的沟通交流,让责任编辑的审稿眼光和学术鉴赏力始终与学术研究的前沿和主流保持同步,是遴选和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及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的前提条件。至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目前中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贡献还相对有限,但随着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主动和被动的对外学术交流都会显著加强。社科学术期刊作为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和主流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有必要通过与国外学术界、期刊界合作举办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国际人文社科研究关键议题的设置等方式,为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尤其是为中文社科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刘曙光:期刊编辑的主体性、能动性、创新性,根本体现在:对时代问题的敏锐把握,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选题策划,从而引领学术。学术期刊可以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发挥引领作用,避免停留在来什么稿用什么稿的低层次,要打造高品质学术期刊,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去实现。
首先,通过策划主题宣传,贯彻国家意志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学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学术期刊的发展,应体现国家主体性,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决策咨询,体现国家意志与学术自觉的统一。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特别强调学术期刊要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引导学术研究立足中国实际,回应现实关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紧密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把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为重大任务,加强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及时开展研究解读和引导辨析,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特别是在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学术期刊要围绕主题做好宣传工作,起到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作用。
其次,通过对期刊的独特定位、特色化打造,引领学术。期刊的特色选择、特色打造、共同体的建构,更是对学术的引领。发挥的引领作用不同,期刊的面貌也就完全不同。期刊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不仅仅是对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可以变劣势为优势;更是对优势学科的打造,对优秀学术人才的培养,对有潜力学者的培育。同一本期刊,不同的办刊者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定位:可以办成综合性期刊,也可以利用主办单位的优势打造成特色化期刊。这时,定位引领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认识中国社会,观照乡村发展”为宗旨,注重刊发基于中国经验的发展转型研究与乡土社会研究的优秀成果。《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则定位于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高端学术平台。这都是利用主办单位的优势和特色,分别打造自己的品牌,是定位引领成功的例子。
最后,通过期刊编辑的选题策划、专题化组稿,引领学术。选题策划、专题化组稿,代表该学术期刊及编辑的水平。不同学术期刊的选题标准、选题策划能力、特色栏目设置是不一样的,甚至有天壤之别。高品质学术期刊必然有一流的选题标准、选题策划能力,通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组稿,从而形成鲜明的特色。新时代的编辑不能只是编发稿件,而是要编研结合,成为行业专家。
秦开凤:众所周知,无论从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看,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论文大国”。根据《202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的数据,2010—2019年,我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不乏高质量成果。但就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总体情况而言,有学术缺思想、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有“高原”缺“高峰”的状况仍未有根本改观。要改变这种局面,作为重要学术平台的中国学术期刊责无旁贷,应主动担当作为。
首先要从学术期刊自身找原因,努力提升办刊质量。一是要完善选稿用稿制度建设。严格审稿流程,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完善匿名评审制度;突出学术性、原创性原则,打破唯学历、唯职称的“出身论”;在坚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向青年作者倾斜。二是要强化编辑队伍能力建设。高质量期刊取决于高质量编辑队伍,应当把高水平学者型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三是要打造数字化全媒体学术期刊。要适应网络化智能化时代需求,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学术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学术传播能力。
其次要在优化学术生态链、打造健康学术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学术期刊不仅是学术成果的载体,还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评价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和学者学术水平的作用。学术期刊在成为一种评价工具的同时,其自身也要接受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评价。学术期刊在学术生态链条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学术期刊应当不断促进和强化论文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参与和优化学术共同体及专业机构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数字化条件下学术论文成果和期刊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主动接受期刊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管,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良好环境,进而引领学术创新和发展。
学术期刊与“三大体系”建设密不可分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请您结合期刊工作谈谈如何进一步深化“三大体系”建设。
秦开凤: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也为学术期刊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应承担的重大而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学术期刊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术期刊伴随学科体系的诞生而诞生,反映学科的动态发展和历史演化,不仅表征了学科体系的存在,也反映出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从学术期刊开设栏目、发表论文情况综合分析,可以看到学科体系发展演变的清晰脉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期刊群发展程度就可反映其学科群的发展情况。从不同学科拥有的专业期刊的数量和质量,大致可判断该学科的人才队伍、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水平。当今时代,学科发展的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一方面,学科专业愈分愈细,学科分化使研究走向纵深,另一方面,面向实际问题的研究和理论创新都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综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体系具有综合性优势,应当在栏目设置、论文选择上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孕育新的学科发展方向,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更加优化完善。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学者的学术思想、观点、理论、理念、学说等,除去需要保密的之外,很大部分都是以论文形式刊载于学术期刊,通过学术期刊平台来交流互动、记录展现的。因此,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术创新、知识记录的主要载体。期刊定期出版,必然要求学术与时代同行,学术期刊在学术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期刊人必须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学术创新创造和知识交流传播,把期刊办成研究阐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坚强阵地,推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高地。
学术期刊是学术话语最集中的表达空间。作为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国际学术讨论交流的基本平台,学术期刊在一定意义上彰显着学术话语权,对话语体系建构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可以看到,学术期刊“用稿指南”及其所要求的“学术规范”,必然成为作者论文写作遵循的“话语标准”。期刊的编辑偏好、选文发文的习惯传统,久而久之会积淀形成该期刊的风格与气质。如有的惯发长文,有的倾向短小;有的文风晦涩,有的流于通俗;有的以数字模型为“规范”,有的视生动活泼为“要求”。而期刊文风往往潜移默化地进一步影响着作者的论文表达方式。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是众多作者、大量论文的话语方式日积月累凝聚成为期刊的风格与气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的丰富生活,产生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中国概念、中国表达。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强化主体意识,善于通过主动设置议题,提炼标识性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学术思想,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期刊的中国学术话语风格,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方向。
姜佑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当务之急。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的相关论述,我们会发现,迄今为止的成绩还是不够突出,在构建具有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与短板。但有一点应当充分肯定,那就是,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期刊界,对于新时代所赋予的这项紧迫任务已经有十分清醒而自觉的意识,正在多方努力,希望对此有所贡献。
就社科学术期刊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继续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首先,要将指导思想的宣传研究阐释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遵循和选题指南,社科学术期刊应该推动学术界自觉在学科学术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学理化系统化的研究与阐释。其次,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依循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之间建立恰当的关联。在我看来,学科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一方面植根于研究对象或事质领域自身的演化,另一方面也是研究者分工协作的产物。无论对综合性还是专业性社科学术期刊而言,实际上都面临一个既要坚守学科性或专业性以便推动学术研究向纵深拓展,又要突破一级或二级学科壁垒以求学术会通从而避免研究碎片化的两难困境。恰当的做法也许是,坚持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专业性或学术性门槛(底线),同时对作者提出更高的思想性要求,从而在以“分”为主导趋势的学科建设中纳入以“合”为内在目标的学术追求。而在话语建设方面,恐怕最重要的问题不是逼着大家硬说新话,而是驱逐那些“言不及义”的陈词滥调,让每一篇论文真正做到言之有物、文从字顺,从而促进研究者内在的思想澄明和对良好汉语境况的守护。
刘曙光:打造高品质学术期刊,同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密不可分,是包括学术期刊、评价机构、数据库、管理部门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事业。在这个交互作用的共同体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以深切的家国情怀和高度的学术创新精神,精诚团结,携手合作,肝胆相照,为“三大体系”建设作出各自的贡献。从引领学术的角度来看,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可以有主持人制度、会议论坛、学术争鸣、重大课题成果发布等形式。这些形式改变了来稿研究内容的零碎、分散,内容审查、追踪前沿、选题策划、汇集专家、集中议题(专题专刊)、联合攻关、学术传播就是引领。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三部委指出,要提升编辑策划能力,围绕重大主题打造重点专栏,组织专题专刊。正是在期刊编辑和学者的交互作用中催生了新的选题、重大的研究成果,引领学术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设“文研讲坛”栏目,定期组织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就某一主题进行思考和写作,就是一种专题引领。涉及的主题有:传统中国史与全球史、西学在中国、土地问题与乡村振兴、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历史与全球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与基层政府治理、多元世界与文明问题、组织制度的社会过程等。此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利用148种学术期刊,不仅发挥了重要的资料、培养、评价、服务、传播等功能,而且其中的学术专题期刊借助“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领创新功能,成为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学术品牌。
打造高品质学术期刊,需要我们面向未来、把握规律、精挑细选、主动谋划。学术期刊应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以多种形式来引领创新,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