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 自然科学版

高含水油田大孔道特征及控制机理分析——以陇东地区延9油组为例
罗超1,曾凤凰2,尹楠鑫1,陈岑1
1.重庆科技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第十二采油厂
 全文: PDF  
摘要:

综合研究区不同时期的测井、分析化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9油组注水开发前后储层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注水开发后大孔道发育的特征,从层内、平面、微观、层间非均质性4个方面,厘清储层非均质性对大孔道发育的控制机理。研究认为,大孔道发育是沉积、成岩作用与长期注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优势岩相分布的河道下部、心滩是延9油组大孔道形成的主要层段;单层层内渗透率大于30×10-3μm2、渗透率级差大于9、超邻层数倍的相对吸水量,是大孔道发育的一般特征;沿主河道、心滩主流线方向的井间是大孔道分布的集中区域;高岭石含量变化可以作为陇东地区大孔道形成的重要指示标志。同时,以模糊数学方法为基础,选取微相类型、比吸水指数、渗透率、渗透率级差、相对吸水量5个代表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对陇东地区延9油组大孔道发育概率进行分类评价,可为相近储层条件的其他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孔道;沉积作用;储层非均质性;注水开发;模糊数学
发表年限: 2019年
发表期号: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