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帝乡、帝陵的政治隐喻与话语功能——以王敬则举兵的政治动员与《南齐书》的叙事立场为中心
李磊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
 全文: PDF  
摘要:

萧氏故里“晋陵武进县东城里”与祖茔“武进陵”在南齐的政治话语中被视作王朝气运的象征与王朝正统的符号。宋齐易代之际,与东城里相对照的童谣“东城出天子”,武进旧茔上的“五色云气”“有龙出”“甘露降”等祥瑞及“萧道成当为天子”的流言,均被当作萧道成得天命的有力证据纳入禅让之际的舆论中。旧茔所在的彭山扼守着自建康沿破冈渎的东出要道,“拜武进陵”由此兼具政治与军事双重涵义。在齐明帝推行诛杀高、武子孙与旧将的时政语境中,萧氏故里、祖茔的政治意义被激活。王敬则以在武进陵口恸哭的方式将其举事与维护高、武相联,动摇了齐明帝的统治基础,在对方镇势力的疑惧下,齐明帝依靠建康禁军以作抵抗。 在王敬则事件中, 高、武王侯几乎被齐明帝所诛戮。作为“戕夷之事”的受害者, 萧子显在编撰《南齐书·王敬则传》时,凸显王敬则的“旧将”身份、晋陵境内对王敬则举兵的响应以及王敬则的哭陵之举,或许隐含着彰显齐明帝统治之正当性缺乏的意味。这同样也是《南齐书》编撰期萧梁王朝对历史问题的定性。

关键词: 南齐;明帝;王敬则;《南齐书》;萧子显
发表年限: 2024年
发表期号: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