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山”是以关中平原为文化基地的周秦文明的资源由来和地理屏障。由“南山”到“秦岭”的名号变易,使得这一东西横亘的山脉因秦史、秦文化的作用获得显赫名义。“楚山”“秦山”之称,正是楚人先祖和秦人先祖都曾经在“秦岭”南北进行早期经营,选择良好生存空间和发展根据地的历史反映。而“秦山”“秦岭”名号的确定,显现秦人于历史文化地理格局中最终占据优胜地位。“秦岭”“巴山”同样表现出与族名的关联。而蜀道克服这两座山脉实现南北交通,曾经有多个族群共同开发的道路工程史。“秦岭”名称大致在汉代已经通行于世,与“黄河”同样成为汉文化的地理标志。对于“秦岭”名号的历史文化意义,可以比照“秦人”称谓长时段广泛使用的事实予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