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一一一大江健三郎《形见之歌》D与鲁迅《希望》比较研究
霍士富,王晶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全文: PDF  
摘要:

在“暗夜"中探寻光明是大江从鲁迅文学中继承下来的精髓所在。通过对大 江《形见之歌》与鲁迅《希望》的比较研究发现,直面“希望"与“绝望"的现实问题,二者都 是通过叙事者“我"在思想上的认知转变,关注民族的过去与未来,国家的独立与复兴。 但在表现形式上又存在着明显不同:直面“黑暗",鲁迅是始终凝视“黑暗",将其内化为 “希望”,但其底色仍然为“黑暗";而大江是在凝视“黑暗"的过程中,将其外化为象征“希 望”的“星星”或者“新人",在“暗黑"中窥视“星星之火”。鲁迅主张“毁坏这铁屋子的希 望”,是“改造"主义;大江则力主“宽容"异端下的“希望",是“改良"主义。因此,如果说 鲁迅是改造国民性的启蒙家,大江则是改良国民性的启蒙家。

关键词: 国民性;反抗绝望;希望;生存境遇
发表年限: 2016年
发表期号: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