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化 |
黄念然,王诗雨 |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
|
摘要:
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大致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初对写实主义的提倡到20年代中期开始对革命现实主义的倡导,再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转向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倡导,理论关键词经历了从“人生”到“革命”到“政治”(阶级斗争)的转换,其现实主义理论视域的展开也经历了“文艺-生活”到“文艺-革命”到“文艺-政治”三个不同理论轴心的转换。茅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探索,最有实绩者为其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其理论建构突出表现在:对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作了辩证的探讨;将“创作的自由”视为革命现实主义的基本条件;拓展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时代性”理论内涵;明确主张革命文学的创作题材的多样化;以“经验-观察-体验”为核心构建了革命现实主义体验论;通过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社会科学”化强调了文艺创作中社会分析的重要性。其批评实践则体现为在“时代-作家-作品”三维结构中建构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历史批评。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对其现实主义理论核心所作的改造主要是为适应政治形势需要,理论意义与批评价值有所削弱。茅盾的典型个案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关键词:
茅盾;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
|
发表年限: 2020年 |
发表期号: 第4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