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两汉时期“都城”及其相关名称的衍生和定型
刘全志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全文: PDF  
摘要:

“都”在春秋时期的含义是“宗庙先君之主”,即具有先君之宗庙是“都”的重要标志,此时的“都”在层级上可分为“王都”“国”“都城”。其中“都城”是指具有先君宗庙之“宗邑”。战国时期,“都”的含义进一步泛化,由宗庙之义转向“人所都会”,进而又衍生出“都邑”“大都”“国邑”“国都”等称谓;其中“都邑”“大都”被西汉社会所沿用,并以此而衍生出“都会”“通邑大都”等名称。与之相比,“国邑”“国都”“王都”则在西汉前期之后出现变化,即到了西汉中后期,全国范围内的城邑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称谓区分:“国邑”成为诸侯王、公卿封国之大小城邑的通称,诸侯王之都被称之为“王都”;而“都城”“国都”则成为“天子之都”,其中“国都”为“天子之都”的别称,已成定式,被后世所沿用;而“都城”的指称实体仍在游移,直至三国魏晋时期才得以成为“天子之都”的专称。

关键词: 都;都城;都邑;衍生;定型
发表年限: 2020年
发表期号: 第6期